甘肃漳县的地方论坛-漳县人自己的论坛-草根阶层的声音、草根阶层的生活

漳水情怀论坛_20万漳河儿女的共同网上家园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1002|回复: 0

任永正文学作品欣赏之五

[复制链接]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7

主题

7

帖子

31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31
发表于 2013-7-18 09:21:0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西陲军城遮阳堡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任永正
       遮阳山主峰对面北山台地上耸立着一座古城堡,它北依高大的北山,东、南、西三面皆为五、六十米高的悬崖,甘川公路和汹涌的漳河从其下并行蜿蜒而过。异常险峻的地势,更突出古堡高垒坚壁,森严巍峨,望而生畏。堡长176米,宽94米,呈东西向长方形,墙高8米,底宽6米,顶宽2米,分层夯成,层厚10—15厘米,现存遗址的东西两侧有箭垛遗迹。在主堡西外侧低3米的台地上又有一外堡。墙高1.5米,厚0.8米,面积约400平方米,依地形而建,形状不规则,内有一石錾炮礅一个。主堡内现已劈为农田,在四周随处可见残破的青瓦和青砖。瓦宽 20厘米,长 29厘米,厚 2厘米。砖宽 19厘米,长 39厘米,厚 5.5厘米,现在的青瓦青砖和它比起来,真是小巫见大巫了。如此大砖大瓦,它向我们传递着什么信息呢?你不难想象,当初堡内的建筑物一定是粗梁大栋,广厅阔门,高脊宽廊,气派不凡。在堡墙边还可以随处捡到一些瓷碗残片,略为灰色,0.5厘米厚,按照残片的弧度计算,碗深约12厘米,直径约22厘米,比现在最大的牛肉面碗要大出许多。由此可以进一步想象出这座城堡的主人个个都是食量好,体格健壮的彪形大汉。面对这样一座宏伟而又神密的城堡,我们不竟要问,在很早以前,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?在这里修建如此规模的城堡究竟是为了什么?高墙不言,残砖不语。那么就让我们打开史书,在浩如烟海的字里行间来寻找尘封的故事。通过翻阅《漳县志》、《岷州志》、《宋史》等大量文献,这座饱经苍桑的古堡,竟然与华夏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,它曾经承载着国家的兴衰,维护着一方的稳定。
       唐朝末年,陇右失陷于吐蕃,后来大量收复,然而靠近吐蕃的熙州(今临洮),河州(今临夏)、岷州(今岷县)、洮州(今临潭)等长期处于吐蕃的统制之下。直至北宋熙宁六年(1073年),宋神宗派王韶、张守约等经略熙河,大败吐蕃,以上四州及临近地域全部收复,命张守约为岷州知州。为了巩固边防,加强战备,第二年,张守约亲自选址设计,广征劳工,在陇南锁钥的遮阳山大兴土木筑城,眼前这座宏伟的城堡随即在汉蕃通道上拔地而起,名曰“遮阳堡”,它成了扼番障陇的军事基地,一座名符其实的军域。与此同时,又在今东溪和西溪峡口外各设有一小寨,与总部遮阳堡大寨遥相呼应,互为犄角,今歇店子村和香坊村为练兵场。从此之后,每日但见城上旌旗招展,东、西小寨军帐成列成行,练兵场更是刀剑耀日,锣鼓杀喊之声传于十里之外。坚固的军城和昂扬的士气展示着北宋王朝的军威国威,震慑着边寇的豺狼野心,和平之光从此照耀边陲。
为了发展经济,保持民族团结往来,确保边疆长期稳定,张守约又在今歇店子村设了驿栈和客栈,在今铺里村设了集市,吐蕃人可以在这里买到他们需要的食盐、茶叶和布匹等,汉人可以在这里买到他们需要的马匹、牛羊和皮毛制品等,汉蕃人民旧仇渐解,友谊渐深,幸福之路渐走渐宽。可是好景不长,十五年后哲宗元佑二年(1087年),吐蕃军首领鬼章青宜结以今岷县维新乡一带为根据地,煸动、逼迫士兵和百姓发起判乱,战事涉及到遮阳堡一带。北宋朝庭又派兵部尚书孙路、饮差大臣游师雄等,前往岷州、洮州地区平定清剿。然而此时的判军首领及其追随者,完全错误地估计了形势,因为在岷、洮两州未收复前,汉蕃对抗,战争不断,吐蕃统治区老百姓丧夫丧子,赋税沉重,产业荒废,苦不堪言。此收复后才过上了安稳的日子,现在却又要让他们放弃生产去打仗,老百姓包括兵卒,他们心底里是不愿意干的,搞判乱实为不得人心。而宋军则以正义之师开往判区,勇不可挡。宋军在摸清敌情的情况下,分兵各踞隘口,然后突然发起总攻,合围猛打,判军与宋军一触及溃,纷纷向山林逃窜,兵卒星散,反判头目鬼章等被岷州将仲谊一举俘获,并俘虏斩杀判军无数。其实判军大多都是些受人蛊惑、诱集而来的百姓,人虽多,但都并不习战,名为军队,实为一群乌合之众,毫无战斗力可言。随后宋军安抚岷、洮百姓,鼓励恢复农牧生产,岷、洮一带复还往日的稳定安宁。而判乱头目鬼章等九人则被装入槛车押送京师接受处决。平判胜利后,宋军主帅游师雄按捺不住他喜悦的心情,写下了他脍灸人口的诗章《生擒鬼章、庆忻偶成》: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王师一举捷于雷,顷刻俄闻破敌回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且喜将门还出将,槛车生致鬼章来。
       仲谊父兄皆曾率军为将,所以诗中有将门之说。当押送鬼章的槛车路过遮阳堡时,当时著名诗人黄庭坚正游罢西溪瀑布从小寨归回大寨遮阳堡,他亲眼目睹了这兴奋的一刻,于是和游师雄诗韵,欣然写下了传诵千古的名篇《启至大寨,闻擒鬼章,捷书上奏,喜而为诗》: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千仞溪中石转雷,汉家万骑捣虚回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定知献马番雏入,看郎称觞都户来。
诗中“石转雷”直述遮阳山西溪洞涧瀑布冲击巨石,发出如雷一般的响声。“捣虚”意为乘虚而击之。“番雏”指吐蕃鬼章等人。“称觞”意为举酒欢庆。“都户”为官职名,指种谊。种谊直挥押送槛车的军队走后,游师雄、孙路、张守约住足遮阳堡,遮阳山美丽的风景加上他们美好的心情,促使他们在军政闲暇之余,终日徜徉于山水之中,并留下了许多摩崖题刻。此后,将军政要,迁客骚人多会于此,遮阳山遂陇上驰名,军事要塞遮阳堡的大名亦永载史册。
       遮阳堡的故事给我们许多启示,祖国统一,民族团结,是社会发展进步、人民幸福安宁的根本保证;搞分裂,高民族对抗,只能使国家陷入战乱,经济崩溃,人民遭殃。同时也告诫我们,只有建立强大的国防,才能抵御外侮,保障国家神圣主权不受侵犯。国防强则国家强,国防弱则国家弱,已成为新世纪不辩的真理。



|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漳水情怀 http://www.zsqhlt.com ( 管理员邮箱:zsqhlt@126.com )

GMT+8, 2025-4-4 06:12 , Processed in 0.066531 second(s), 25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