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肃漳县的地方论坛-漳县人自己的论坛-草根阶层的声音、草根阶层的生活

漳水情怀论坛_20万漳河儿女的共同网上家园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2874|回复: 21

漳县.盐川寨

[复制链接]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27

主题

508

帖子

1613

积分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1613
发表于 2013-2-1 23:57:2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闲云孤鹤 于 2013-2-2 16:39 编辑

       盐川镇和漳县县城一河之隔。县城出来,走不了多远,就是漳河盐川大桥,过桥是一尊朱总司令饮马漳河边的塑像。而一座废弃了的制盐车间就在公路边上,这是漳县的第三代盐厂,残破的红砖墙上,依旧能看到烟熏火燎的痕迹,一堆堆白花花的土堆,似乎是盐业历史的展现。
       这就是传说的盐堆吗?“它们是熬盐之后留下的芒硝!”漳县盐文化研究会的李兴魁说。
绕过废弃厂房而行,很快就到了盐井镇。我们直奔镇中心的下井亭。盐井镇有上井、下井、小井三口古盐井,下井亭就是其中之一,亭子是近几年为发掘盐文化而新盖的,中间塑着两个摇辘轳汲卤水的绞手,他们脸上皱纹密布,嘴角露着喜悦。几千年间,盐让这个小镇声名远播。
时间已是午后了,冬日的阳光温暖而轻柔,小镇暖暖地入睡了。人们三三两两散坐在下井亭边,或下棋,或聊天,抑或独自吧嗒吧嗒地吸着旱烟。街道上没有几个行人,空旷而寂静,早已掉光叶子的大槐树,依偎在一家老店边上,店铺古色古香的门板,斑驳破旧。偶尔有年轻女子走过,高跟鞋发出的哒哒声在小镇内回响。
盐川镇历史久远。当地朋友说,秦穆公在公元前667年前后,因这里有卤水而设置军政合一的管理机构——盐川寨。这里的盐成为秦人征战天下的支柱产业之一。中国盐业史记载,原渭州陇西漳县盐川镇有盐井,创办于秦代,距今已经有2000多年了。
站在下井边,我们小心地向井中张望,卤水依稀可见。在解放前,盐川镇的居民们凭水牌,在此抬卤水。据说一筲卤水的重量达300斤。盐工们把汲上的卤水,倒在井边的卤桶里,由抬手们抬走煮盐。每天清晨,随着一缕缕青烟飘起,四方驮盐的马帮,伴随清脆的铃声,汇集到镇内,须臾又满载着盐走向四方。
如今,驮盐马帮早已消失了,亭子边上,昔日的盐工及他们的后裔,聊天的自顾聊天,下象棋的依旧沉浸在他们的楚河汉界中。
  “盐井”非井
盐是人类除了火之外最伟大的发明之一。《说文解字》中说,盐“卤也,天生曰卤,人生曰盐。”一个聚落的先进程度往往从盐的来源就能看出来。据说,当年黄帝和蚩尤之间发生大战的根本原因就是为了夺取解州盐池。而古罗马人则把盐作为军饷。
过下井亭不远是一座石拱桥,桥的名字叫盐井桥。桥对面是盐昌寺,这里也是漳县的盐史博物馆。我们此次专程寻访的秦人盐井就在盐史博物馆中。盐昌寺的大门是一座类似牌坊的建筑,进大门后是两个院落,右面是寺庙,左面是我们要去的盐史博物馆。
尘封的大门被打开了,屋内空空如也,站在门口就能看到大殿正中有一块石碑,上写“宝井汲玉”,那口使用了2000多年的盐井就在石碑前。
井口呈现八角形,井壁是用木头层层垒起来的,望一眼深不见底。“这口井27米深,是盐川镇上历史最为悠久的盐井。”李兴魁给我们详细介绍了这口井的来龙去脉。“这口井是1992年停用的,当时漳县的盐业开始大规模现代化生产,这口老井已经落伍了。”
其实,这口盐井并不是挖出来的,它是层层方木垒起来的。盐井非井,这个秘密是怎么发现的呢?
1982年夏天,四位农民承包了淘井,他们抽干卤水后,深入井下,人们在井底发现了巨石,泉水从一条卵石铺就的小渠中而来。这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发现,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盐井的古老。它似乎给我们勾勒了这样一个场景,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生活在这里的先民们发现了这眼山泉水咸,于是四面八方的人就来此提水煮盐。为了蓄水和保护,人们先把盐泉用木板围成井,然后安装上井口,这样既可以汲水也安全了。最初的盐井大概有7米深。
这里正是河道边上,后来一次次的洪水不断袭击这里,层层淤积的泥沙将井台逐渐抬高。解放初期盐井的位置还比较低,1958年,建立国营盐厂时,一次性就抬高了5米,如今井的深度已经达到了27米。
那次淘井证实,这口井分为三段,即以上、中、下三个八卦井口为界,木头经过盐水浸泡后,坚硬如铁,所以老井才能保存至今。岁月久远,围栏越来越高,井也越来越深。
  盐神故事
大殿内除了盐井外,就是四壁的壁画。这些壁画给我们展示了漳盐生产的各个环节,带着浓浓的民俗风情。大殿靠山,大量的盐分渗下,将墙壁腐蚀得千疮百孔。刚绘不久的壁画下半部分已经脱落了,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盐的记忆。
李兴魁给我们讲了一个关于漳盐起源的传说。民间传说,有一个聪明的少女,脖子上长了疙瘩。多方求治依旧如此,一天她到后山散心,无意中发现山坡上白色粉末咸中带香,就每天都去品尝,不知不觉她脖子上的疙瘩没有了。这种白色粉末就是漳盐。
大殿里有些阴冷,当我们看完壁画时,走到殿外,暖暖的阳光瞬间开放了我们的视野,丽日晴空,思绪飘扬。隔壁的盐神庙,自然不能不去,况且这座庙里供奉盐神也是全国少有的。
“我们漳县供奉的盐神是大禹王。”李兴魁说,大禹王为何会变成了盐神呢?民间传说大禹曾多次到渭河黄河上游治水,而他死后他的小儿子被分在西戎,而这里正是西戎的一部分。最早漳县的卤水露头属于山泉性质,故此,把盐泉归属于水系列。于是乎,大禹自然也被视作盐神。
渭河是中华民族早期发源地。考古发现在距今8000年到5000年间陇右先民们已经掌握了熬盐的技术。可以这样说,漳盐是我国最早的人力加工盐,因而漳县盐井就成为我国最早的盐井之一。
我们又来到了盐神庙,门依旧锁着,这似乎是漳县人的习惯,不仅庙门上锁,就连盐神也要锁上。当地民间传说,漳县盐井供奉的是盐神爷爷,礼县盐官供奉的则是盐神奶奶。一旦盐神爷爷和奶奶相会,盐井卤水质量就大幅下降。盐民们为了保证收入,万般无奈中只好将他们锁起来。看看,为了收入连盐神的聚会也取消了。这个传说的背后实际上是原始先民走婚制度的反映,这个故事似乎说明,漳盐的发现要追溯到原始社会,也是对盐的重要性的另一种阐释。
“盐为百味之主” 、“人无盐则死”。盐之所以重要,其一能补充微量元素,其二能带来暴利。当地传说,胶鬲也曾来此贩盐。胶鬲本是殷商末年的人,原来是商纣王的大夫,后来隐居起来经商,四处贩卖鱼盐,发了大财,后来被周文王发现,举为重臣。在整个渭水流域,盐川是最大的产盐地,胶鬲自然到这里贩盐。后来,在秦穆公争霸西戎的过程中,又占据了这里。
走出盐史博物馆,我们忽然发现,左面不远处,就是一座现代化的抽卤水泵站。黄色的管道,在蓝天下格外耀眼。最古老的到最先进的,数千年间,围绕着这口盐井上演了一幕幕的故事。


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27

主题

508

帖子

1613

积分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1613
 楼主| 发表于 2013-2-2 00:09:15 | 显示全部楼层
IMG_6241副本.jpg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27

主题

508

帖子

1613

积分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1613
 楼主| 发表于 2013-2-2 00:11:28 | 显示全部楼层
IMG_6291副本.jpg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27

主题

508

帖子

1613

积分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1613
 楼主| 发表于 2013-2-2 00:13:22 | 显示全部楼层
IMG_6284副本.jpg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27

主题

508

帖子

1613

积分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1613
 楼主| 发表于 2013-2-2 00:17:39 | 显示全部楼层
IMG_6289副本.jpg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121

主题

1791

帖子

4445

积分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4445
发表于 2013-2-2 00:27:29 | 显示全部楼层
好文,好图!
多少句我爱你,最终变成了我爱过你,这就是犯贱呐!!!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27

主题

508

帖子

1613

积分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1613
 楼主| 发表于 2013-2-2 00:29:07 | 显示全部楼层
未标题_全景.jpg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27

主题

508

帖子

1613

积分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1613
 楼主| 发表于 2013-2-2 00:33:01 | 显示全部楼层
未标题_全景图1.jpg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27

主题

508

帖子

1613

积分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1613
 楼主| 发表于 2013-2-2 00:35:34 | 显示全部楼层
琉璃墨色 发表于 2013-2-2 00:27
好文,好图!

{:soso_e183:}文章显然不是咱的。想注明作者的,但本文作者匿名,大胆拿来一用。图片后续中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121

主题

1791

帖子

4445

积分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4445
发表于 2013-2-2 00:37:52 | 显示全部楼层
闲云孤鹤 发表于 2013-2-2 00:35
文章显然不是咱的。想注明作者的,但本文作者匿名,大胆拿来一用。图片后续中。

等着楼主好图!
多少句我爱你,最终变成了我爱过你,这就是犯贱呐!!!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漳水情怀 http://www.zsqhlt.com ( 管理员邮箱:zsqhlt@126.com )

GMT+8, 2025-4-2 10:47 , Processed in 0.212587 second(s), 2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