漳县瓦房村:新居里办春晚迎新年(图)
瓦房村村民在灾后重建的新居里排练节目。
瓦房村这个位于定西市漳县小山村的村民虽然多次经历泥石流、地震等灾害,但他们一次次用乐观的心态积极和灾难做斗争。今年,在灾后重建的漂亮新居里,他们正在准备着一台精彩热闹的春晚,来迎接新的一年。
新居里喜迎新春
一过农历小年,瓦房村村民便进入了过年的节奏,家家户户充满了过年的味道。村民漆继同今年灾后重建的新房也装修一新。2月12日中午,儿子和儿媳忙着挂灯的同时,老伴已经在厨房忙活了,院里飘出一阵阵清香。今年54岁的漆继同抱着两岁的孙子喜笑颜开,对他来说,这日子已经足够幸福了。当教师的女儿也已出嫁,女婿是乡镇干部。儿子儿媳在兰州打工,收入也不错。老两口平时就在家抱孙子,地里种植的药材和蚕豆收入也不菲,足够家里的开销了。
站在自己新修的房前,看着村里一排排整齐的白墙青瓦房,漆继同感慨万千。“虽然2012年的地震让我们的土房子成了危房,但是在政府的帮助下我们建起了更漂亮的砖瓦房。”漆继同说,政府补贴了4万元,自己又投资了三四万元建成了如今宽敞漂亮的大房子,“如今在这漂亮的新房子里过年,心里也高兴。”
排练春晚过大年
12日下午, 漆继同拿起儿子给他新买的手机,打电话通知村民排练春节演出节目。记者来到一户村民的院前时,院子里老远传出悦耳的音乐,一群穿着统一服装的小孩在院落二楼的平台上翩翩起舞,一位年轻女子正在悉心教授舞蹈动作。同时,村里的大妈也穿着漂亮的衣服扭起了秧歌,吸引了村里人争相观看。
这家院落的主人叫王发义,是村里的一名砖瓦工。村里灾后重建的这段时间,他每天可以挣到200元以上的工资。凭借着自己的勤劳和政府的帮扶,他建起了漂亮的小二楼。由于院落大,他今年主动邀请村民到他们家排练节目。排练现场有专业高档的音响、城里KTV里才有的点歌系统。村民称,这些都是大家集资购买的,“现在生活好了,城里面能享受到的,我们也能享受到!”漆继同介绍说,光这套点歌系统花了六千余元,但是村民觉得钱花得很值。
天灾抵不过人心
“虽然村民历经多次灾难,但春节的社火却每年都没落下。”漆继同这些年一直是村里春节闹社火的负责人,他告诉记者,村里2002年发生泥石流灾害,遇难14人。2013年又先后遭遇地震和泥石流灾害,虽然没有人员伤亡,但是很多村民家变成了危房。如今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全村人搬进了灾后重建的漂亮新房。
随着村民生活的好转,村里的社火也是越闹越精彩。从以前单一的社火变成了春节文艺晚会,而且让更多的妇女参加,有传统的社火,也有现代的舞蹈、歌曲表演等等。“今年我们村有两台文艺晚会,准备在正月初四开始,一直演到正月十六。”漆继同说,经历过灾难,村民更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,他们准备了十余台节目不同的晚会,为村民们奉献上精彩文艺盛宴,祝愿大家的日子越来越好。
文/图 本报首席记者 张鹏翔
作者:张鹏翔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