汪家三王十国公
公元13世纪,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铁骑席卷北方。汪世显原是金国巩昌便宜总帅,金国灭亡后的第二年(公元1235年),他所坚守的金国最后一个堡垒——巩昌(今定西市陇西县)城在被围数月后,粮尽援绝,危在旦夕。陇右百姓在金夏、金宋、金蒙战争的漩涡中,生灵涂炭,民不聊生,当蒙古大军兵临巩昌城下,在皇子阔端保证“仁武不杀,能保全阖城军民”的前提下汪世显被迫出降,率军归附了蒙古,使陇右地区避免了一场更大的浩劫。此后,汪氏对秦陇二十四城的统治得到蒙古贵族的认可,汪世显父子为元朝统一全国立下赫赫战功,在保卫西南、西北边境的历次战斗中屡建功勋,足迹所至,遍及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四川及云南广阔地域。数十年金戈铁马,使他们一个个得以凭借战功而高官显爵,跻身于元朝统治集团的重要地位,开始了汪氏家族飞黄腾达的新时代。从汪世显到其曾孙五代,贯元朝始终,“为官者一百八十余人,其中王者三,公者十”,即著名的“三王十国公”。历代朝廷对于外姓功臣封王,都十分审慎,有的明确规定不封外姓王。而元朝对于不仅是外姓,而且是外族的汪氏封爵如此之高,足见对其宠信和亲密的程度。
汪氏一门有3位“附马”(汪良臣、汪惟勤、汪隆昌)。他们父子兄弟相继担任“巩昌等24处便宜都总帅”,长期镇守西南、西北的广阔疆土,许多人荣膺最高军阶“龙虎卫上将军”、“金吾卫上将军”(从一品)、“镇国上将军”(正二品)、“安元大将军”、“昭勇大将军”(从三品)、“明威将军”、“武略将军”等,其中多数担任过“便宜都总帅”、“都元帅”、“元师”、“掌军万户”等高级职务。终元世袭巩昌总帅府都总帅,军民兼制。他们不仅在军事上居于显赫地位,而且在行政上也位高权重,掌握着中央及地方政府的重要权力,所任高级职务如中书右丞、陕西、四川、云南等行省平章及刑部尚书、工部侍郎等。文官序列中,官阶在三品以上有十五人。其生前或死后封赠“太师”、“开府仪同三司”、“资政大夫”(正一、二品衔)的多达三十多人。
发贴说明:
盐川在“漳水情怀论坛”的漳水头条里,发了关于“汪家山、汪家庄、汪家衙、汪家洞和汪家坟”的贴子,咱从网上收罗来一些与汪家相关的文章,也发在此处,希望大家也一起来收集,到时,咱在门户建一个专栏来收录这些相关的文章,更期待大家一起像盐川一样写一些原创的文章,来丰富漳县文化相关的收藏。
搜搜 風輕雲淡 发表于 2012-10-26 18:57搜搜
搜些来,放坛里,收集个专辑。
页:
[1]